隔音好,动力足,外观王者,火山红内饰做出来我认为不输奔驰妹妹
腰托和hud不是标配,选装要下单到德国原厂排单,够等,不实际,这个价位的车腰托都不给,没诚意。电子档杆换成拨片当,失去了宝马的味道。 i4这款车厂家为了扛价格,一直压库不放车源,非常老套过时自损利益的做法。
前排门板储物空间小了些,只够放一瓶水,不过对我来说,买这种车就没打算考虑储物空间,轿跑的溜背后备箱还是很好用的,从此告别猫妖去后备箱拿东西的狼狈
低速行驶刹车会点头,轮胎摩擦声大,不知道是电车通病还是宝马电车通病,我开油车多年,微操技术很好,不会出现刹车点头的,初开i4感觉自己像个新手
续航:官标511km,从四诶丝店充满出来显示475,后面间断充了几次,表现数字都不理想,多开开再慢慢总结吧
i系的3、5、x3配置参数几乎一样,外壳换了而已,任性多花十几万也要买i4,为的就是个颜值个性,当然,它还是进口的,不用干买回家扣标这种事。大鼻孔一看就非平庸之辈,我开出来人都往60万猜,怪不好意思
三区温控很好,一人开的时候不会浪费副驾的温度,冲着这个独有内饰去的,和i3很多细节之处有差别,做的更精美,大家自行对比,我是细节控完美主义,i4的精致才能入我眼。 中控区的钢琴烤漆面板是我追求是,40版本中控是金属饰面,我不喜欢,要是40有钢琴烤漆饰面我就毫不犹豫上40了,多百把公里续航,可是它没有,那我也只能这样,没办法我就是这么重颜值的人?
买轿跑我就没考虑过性价比,就是买个喜欢买个拉风,适合自己的气质
1.首先是外观,与燃油版4系几乎一样的外观,个人觉得很好看很帅气,在新能源车中颜值是很能打的了。无框车门,小姐姐最爱。 2.加速。m50官方发布0-100加速为3.9秒,该车配备双电机和m调教,加速度真是没话说,一个字~爽。 3.操控。宝马的操控一如既往的让人放心,方向盘指向精准,在马路中间穿梭很有信心。
1.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不好用,把手过窄,用不上力气,家里人第一次开门都开不开,手会从把手滑下来。 2.悬架:车子悬架过硬,过减速带的体验感非常不好,后排乘客的感觉尤为明显。 3.转弯半径:这个车转弯尤其是在调头的时候,感觉不像个中型车,半径过大了。
说到空间那可真不是i4的优势了,毕竟轿跑车型,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那肯定是牺牲了很多的。后排空间小于加长版宝马3系。 乘坐空间:我身高174,座椅调好后,前排空间感觉正常,但也没有很宽敞,后排空间就较小了,坐进去后到前排座椅大概一拳半的距离。 储物空间:得益于掀背,后备箱的开口是很大的,且后备箱较深,但是实际上后备箱可装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也同样因为掀背,过高的东西在后备箱放不了。
动力这块直接给满分了,零百加速三秒多,已经无可挑剔了,主要车身太重了,否则加速可能更夸张。 加速动力:加速超车,只取决于你自己想不想,这个车不会让你担心和失望。 动力平顺性:电车的平顺性肯定没得说了,只能用丝滑来形容。
方向盘精准,得益于加速快,在路上行驶得心应手,无论加速还是变道都十分放心,宝马的操控总是让人满意的。唯一的不好就是车身重,导致转弯出弯的时候能感受到车重带来的不舒服。
电耗:我日常驾驶相对还是比较柔和的,急加速的情况也不是很多,目前表显电耗20.5kw每百公里,反正感觉不低,也可能是因为车重的原因导致消耗较大。
前排座椅包裹挺好,驾驶位舒适度较满意。但是悬架硬导致过颠簸路段和减速带的时候,后排乘客体验很差,这块基本上没有舒适性可谈了。车子噪音控制挺好的,窗子全关以后,车内较安静。
外观我给满分,帅就完了。 车灯设计:激光大灯,颜值杠杠的。 做工车漆:油漆里含珍珠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车身造型:溜背车,造型好看,无框车门,该有的都有了
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大联屏了,内饰我觉得一如既往的宝马风格
性价比,只能给三颗星了,说实话这个车价格不算便宜,比它便宜的国产新势力配置比它高,但是宝马这个标在,就有溢价,没办法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本来就有换车的打算,因为也开过好几个油车了,所以有想换新能源的想法。2021年12月的时候无意看到了i4的新闻,觉得很好看,而且是新能源,m50车型加速更是在三秒多,因此直接在心里种下了一颗m50的种子。 为什么选择了m50而不是其他新能源,首先是品牌,宝马的品牌号召力没话说,而且宝马这么多年的市场占有率说明它的实力,相信宝马这个品牌。其次,i4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我都是很满意的,个人认为新能源中i4属于颜值很高的,而且内饰也是传统宝马的风格加上大联屏,不会有简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