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了半年 今年3月果断入手 综合标准270, 36度电 平常开 最低百公里电耗10度 最高12度 当然 3 4 5 月份天气使然 听说冬天苦逼。本人有去天津的需求 来回跑很方便 高速服务区都有充电桩 很踏实。跟其他车比 比亚迪 帝豪 我觉得都不差 就是内饰老点
轮胎有点差 胎噪大 道路不好时过着 能感受出 不过城市道路开车还好。 地盘不高 磕底盘 磕了三次啊 在乡间小路 出去玩时 心疼死啦 另外 小板凳问题 不过没办法 北汽也有小板凳。
一般 老伊兰特 有啥外观
打多了一颗星 因为我要求不是很高
我身高矮 所以这个感受不出来 不过有一次去武清玩 做了四个人 他们感觉空间一般
不会有推背感 别想啦 去天津高速 我就开110 一般开到100 就行啦 开过120费电。 动力平顺性:是的真平顺 不想解释啥, 在高速开时 你一脚油门踩下去 就是踩到低 都不会有啥推背感 输出是很线性的感觉。
这个我技术不好吧 感觉转弯不是很顺畅。也可能是新车。
最好成绩 百公里耗电10度 这能开300 多的节奏。
轮胎 减震 哎 舒适性别想太多
说性价比 起码我购车时 感觉是最好的 性价比上
就问你 一台比亚迪油车多钱 新能源车多钱 一台油车伊兰特多钱 一台这个多钱 性价比哈。 韩系车的电控可以的。 另外你是买车 不是买电池。 之前考虑过比亚迪 驾驶感受不行 另外贵。 真心有点贵。
驾乘舒适性,高科技人性化应用!
车内空气安全堪忧
工没问题,就是太老,审美疲劳了。一定要买白色,其它颜色怎么看都觉得小。
料甩国产几条街,每个地方的视觉感受和触感,都不是国产料可比的。可惜座椅的皮质一般,严重怀疑车内异味主要来自于仿皮座椅。
历代伊兰特中,悦动居然是空间最大的。超越了绝大部分标准A级紧凑车型,当然达不到A加的水平。前后排能同时翘二郎腿,后备箱460L,这都是A级车里名列前茅的。这些主要得益于工业设计能力和后期装配能力。只有设计,没有精密的装备能力,也造不出来的。后来为了行车记录仪,想在中控后面走根线,以前国产车里面随便走,很空旷的,缝隙多且大。伊兰特EV找了半年才找到一个小缝隙,废了半天劲才穿过一根线。这些紧密的装配,整车节约了大量的空间用于驾乘空间。
韩国电机,低功率大扭矩。功率与扭矩的比例,是所有电车中最大的。低耗高能。百公里之内超车游刃有余。100以上提速不如100以内爽了。
于全系国产车,指向精准,操作灵便,刹车不算超给力,算及格,还算给力。但过弯的极限明显低于日德车。因为悬挂过软,原配轮胎也超软,高速上100还没感觉,120会发飘。对操控有极限追求的,可以先换抓地好操控好的轮胎,还不行的话,可以换一套减震。
经过一万两千公里统计。北京1、2月电耗17.4,3月16,4月13.5达到标称的270公里电耗。最近几天温度不高不低,空调开的较少,每天电耗都在11左右,续航轻松破300。都是北京市区工况续航,包含三分之一堵车和三分之一高速。尤其要说一下B挡。本来是超强动能回收档位,一般使用时一抬油门,就变成最强动能回收,刹车效果明显,影响乘员舒适性,感觉很突兀。但~~~伊兰特EV多了一项功能,可以用油门控制动能回收力度。等你们慢慢练熟了油门控制回收力度,挂在B挡既可以大幅度增加续航,又可以保持完美的舒适性。大幅减少刹车的使用,省电省刹车。以前只知道宝马有这个功能,开了四个月,才知道伊兰特EV也有这么先进的功能,又甩国产车一个里程碑。0.24的风阻系数也有巨大功劳。
悬挂偏软,对路面小颠簸过滤到位,大颠簸柔软处理,适合偏爱舒适性的人选购。过减速带后略有弹跳,处于可接受范围内。静音度超级好,隔音很强,我嫌原来的鸣笛不好听,换了奥迪音的。一按喇叭,打开车窗瞎吓死人,关上车窗以为买了假喇叭,声音小太多了。以前国产车要不停的调整收音机音量,就盼以后换个随速调整音量的车。开这车发现基本不用调,120以内只有胎噪,除非路面特别差,不然基本没什么噪音。0.24的风阻系数也是立了大功。后轮独立悬挂也是意外惊喜。为了给电池腾空间,把悬挂换成独立的,对于整车舒适性提升非常明显。沟沟坎坎的震动小了很多,转弯平稳性比汽油版有提升。
还是合资车考虑的多,35度电270公里续航,短途无忧,长途够用。全国密布的充电桩已经不再困扰电车出行。35度电,用随车充一晚上也能充满,既不会增加无谓的成本,也不会因电池过重损耗车内空间,浪费动力及电耗。国产车还处于堆配置堆电池的初级阶段,核心实力差距太大,操控舒适性人性化设计完全感受不到。我是一个超级抵制韩国骗子民族的人,却被国产车逼的买了韩国车!因为购车时十万价位只有这一款是合资。
对比帝豪和秦的价格,以及做工用料和舒适性,最终觉得伊兰特EV性价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