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产品上市营销操盘:3张作战地图与3大运作逻辑

增势咨询

2024-10-30 05:32

2024年10月,华为与奇瑞合作的首款轿跑suv智界R7上市一个月,累计大定突破3万台,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看到这个数据后表示“又惊又喜又怕”——惊的是华为的营销力,喜的是销量上去了,怕的是自己跟不上。

余承东与奇瑞董事长为新车站台

这就是华为作为造车新势力,对老牌车企巨头带来的冲击。

很多企业的产品上市、营销和销售效果不理想,我们总结了几个问题,并分享一下华为是怎么做产品的上市营销的,干货满满,希望对你有用。

01

产品营销3大顽疾

1、产品效率低下

产品很多、sku越卖越多:

比如奇瑞,其实我们之前也听过很多,不同的车型也很多,但没有一个能被广泛记住的;还有赛力斯,在做问界之前,它也没有产品能被人记住。

很多公司每到第四季度,销售进度不达预期,就不断增加“定制产品”,增加产品sku,但效果通常是1+1<2。

所以,产品多并不代表卖得好、市值高或利润高。

效率越来越低:

我们辅导过一些企业,无论是3C行业、家电行业还是服装行业,SKU越多,运作效率通常就越低,利润也会降低。

口碑越来越差:

这些问题反映在消费者层面,就是口碑越来越差,销量越来越少。

2、产品营销落后

营销没有差异化:

在打造一款爆品的过程中,营销没有章法,没有一套体系来支撑它。

价格战是主要手段:

上市的时候就可能热闹一段,但上市后以后一旦卖不动,价格战就成了唯一的手段。

营销投入产出低:

这些落后的营销方式,反映在数据上就是投入产出低。

3、市场打法老旧

落后的市场打法,让公司陷入总部策略无法落地、区域各自为战、经营稳定性差的混乱之中。

产品部说,我的功能设计都获奖了;

销售部说,该覆盖的渠道我都覆盖了;

市场部说,该打的广告我都打了。

每个部门都很努力,但结果却不如意。

我们辅导过一家组织庞大的公司,就有这种现象:你在公司待的时间久,就能刷脸拉动部门一起来运作;你刚来公司,不管是空降的高管,还是从其他部门调过来的,都很难推动。操盘靠刷脸运作,没有章法。

02

华为是怎么做的

IPMS来源于华为做运营商设备时,产品上市的营销规划,在IPD里面有一个子流程,叫产品上市管理MPP。2011年华为转型零售后,就把这一套逻辑导过来,在产品上市时,营销部协同销售部去做一些事情,2011-2016年之间,沉淀了6年时间的经验和打法

产品上市的时候怎么定价,怎么定销量,怎么安排整个生命周期的货物管理,怎么选渠道,经历了第一代手机P1的不成功,到后面P2的尝试转型,到P6的成功,到mate7的热卖,华为不断总结后,才在2016年推出IPMS(集成产品营销)这套管理体系。

我们总结IPMS有3个核心的运作逻辑:

1、整合思维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军作战。

以前我们渠道为王的时候,或者我们做TOB业务的时候,对个人的单兵能力要求非常强,出现了很多个人英雄主义,很多时候一个老大就能推动整个业务往前走;而在toC业务中,一个人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集团作战。

我们总结了集团作战中公司级整合的几个要求:

“上蹿下跳”——总部和区域要协同。如果总部策略没法在区域落地,那再好的创意方案,最终也到达不了消费者。

“左拥右抱”——职能部门跟作战部门之间的协同。一线的终端部门跟财务和HR也要拉通,去作战的时候,可能财务和人力资源要进行调整。在一些旗舰产品上市的时候,可能要去一线支援作战。

“前呼后拥”——前方销售和市场的很多动作,要跟后方的生产和供应协同起来。比如产品的首销,要控制一定的产品到可控市场和可控门店,如果产能跟不上的情况下全面铺开,客户下了单拿不到货,渠道也有意见、用户也有意见。

“内外勾结”——品牌方要跟渠道商,甚至跟外部的营销机构、营销合作伙伴,一起整合资源。

2、控盘能力

① 全生命周期:

从产品的立项、上市到退市,整个生命周期都要进行运作和操盘。

华为的手机新品一般是在苹果手机上市前一周发布,因为苹果上市后,人气就会被苹果影响;但今年的mate XT非凡大师的发布,就选择跟苹果同一天发布,预售数据和市面上的讨论热度都表明,华为的成果是非常好的。其实这之前华为做了很多工作来促成它,包括首销的路演、零售的培训、货架陈列、渠道的选择,都要在上市前准备好。

我们一般会投放50%以上的资源在上市前,把声量拉到最高,要整合所有相关的力量,形成一个势能;

上市后,比如在国庆节、双11、圣诞节和一些展览上,还会跟热点结合做一些营销推广活动;

退市的时候,我们还会来一波。

② 全领域:

包括线上的电商,线下的门店

③ 全产品:

我遇到一个企业是做音响的,只有上市,没有退市。他们的经营层告诉我,他们的产品生命周期特别长,很多物料都可以迭代来使用。但我们深入了解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他们的渠道里面,不管电商渠道还是线下渠道,都堆积了非常多的库存。这些店主经常会花很多的精力,解决他的老库存。当新品上市的时候,其实他们的精力就被分散了。

所以我们在产品操盘中,要新品带老品。老品退市的时候,也要托一下新品,给新品创造一个势能。

我们的产品要管生、管养、管传承

这期间,我们还会做两次复盘。

第一次复盘:一般是手机上市3个月后,复盘策略、行动有没有问题,要不要调整改进。

第二次复盘:正式退市前1-3个月,既要对整个生命周期的操盘做一个总结,同时还要提炼出这次操盘成功的经验是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哪些,哪些可以固化到流程里面。

3、运作机制

很多企业也在推行IPD,里面也有产品上市相关的团队PDT和IPMT,这里面最难的就是负责产品上市的人,就是我们说的“操盘手”。

比如,产品上市的时候可能遇到老板“一言堂”式的指导,而且这个一言堂的意见还会来回转变,那操盘手去拉动其他部门资源的时候,免不了要刷脸,那别人被折腾,这个脸就不好看,话也不好听,事情还比较难办。

如果做成了,大家都在抢功,说这个功能是他的;如果卖不好,都在甩锅

华为通过建立起重量级的团队,运作一套客观公正的运作机制,来确保拉通流程,不是靠老员工刷脸。

华为IPMS有哪几个重量级团队?

① 产品操盘小组PCT:可以理解为专家团队,包含渠道的专家、品牌的专家、产品工艺的专家等,他们都是从各个功能部门选拔出来的,要参与到产品操盘过程之中,讨论具体的细节问题。

② 决策委员会IPMS-MT:他们由各个部门的领导组成,对操盘小组的方案做审批,决定是否执行。

这个集体运作的过程中,也在培养大家整体的操盘意识,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操盘专家。

这种机制让一个项目制的虚拟团队能够对经营结果负责,做到了集思广益,力出一孔,从而让产品从“网红”到“长红”。

03

IPMS如何实施落地

1、选择时机很关键

有些企业有疑问,应该先做IPMS还是先做IPD,背后要看我们的营销能力现状,是不是能够支撑我们的经营要求。

比如现在你卖100个亿,未来你要卖200个亿,你现在的营销能力到200个亿的营销能力,差距有多少?这是从战略角度来分析的,所以IPMS还能提升我们的战略管理能力。

如果你能够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你要提前去做规划,分析我们的短板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补齐。

2、爆品营销作战阵型

爆品全价值链营销的作战阵型有5个维度:

渠道是核心,要做分层分级管理;

零售阵地是根本,之前的分享中讲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品牌打造是王道,低价竞争是没有出路的;

上市操盘是关键,要全球一盘棋;

最后一个要培养或引进各个领域里面的明白人,因为都是专业的活儿。

整个全价值链营销,既是一门操盘的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3、三张地图

① 营销作战地图

华为零售转型之后,手机变成了四个系列,聚焦资源,分层分级管理;

华为的营销分为四个等级,像a类产品,一般我们是聚焦在Mate系列上面,360度营销。什么叫360度?就是所有我们能够投入的地方,都会去做相应的投入,全方位无死角的覆盖;b、c、d类产品的覆盖面逐步减少。

从产品营销的投资角度来说,我过去的经历是把80%的预算会投在一个a类产品mate和一个B类产品P系列上,也是聚焦战略。

产品系列化,营销差异化,让目标消费者记住你是谁。

② 产品地图

每个产品都有它的使命,我们从这几个维度来定位:

左边是整个产品的路标地图,右边是产品定位的几个维度,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位。

有了这张图,就能总揽全局,做到未战先胜。

③ 渠道地图

每一层的渠道合作伙伴都很重要,但由于零售转型的变化,独立电商、大的连锁客户和品牌专卖这一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刚开始做零售,他们不配合怎么办?

华为先和种子零售商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给他的资源更多,打造样板,效果做起来了,就能不断拓展。

4、全营一杆枪

这是继承营销操盘的思维:

首先营销目标一定要从消费者出发,以用户为原点,而不是渠道;

其次目光要长远,卖好当下的同时也要准备未来;

三张地图是关键工具;

组队的时候就是协同各个部门。

然后有几个小技巧:热度飙升要快,1个月内不能打爆,后面基本就很难做起来了;退市要果断,不能拖泥带水

04

最后:3个建议

1、产品聚焦

选择核心产品或者旗舰产品,不要撒胡椒面。每个产品都想做好,就会那个产品都不够好。只有足够好,才能出爆品。

2、整合增效

通过端到端的流程和运作机制,把各个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打破部门墙,组建操盘团队

3、对标学习

IPMS说复杂也不复杂,说难也很难。

为什么在奇瑞尹总跟华为合作的时候又惊又喜又怕?

因为华为对质量要求太高了,甚至与他合作的全球大牌供应商都傻眼了。华为在每一个细节点上的要求都极其严格,没有工匠精神是非常难的。

怎么实现工匠精神?要持续对标学习,可以行业内学习,可以跨界学习,在学习、试点和实战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最终走到行业领先的地位。

本文整理自10月26日增势咨询线上专场直播,聚焦华为产品上市营销的操盘全流程。

分享嘉宾 | 艾登 增势咨询营销管理专家,原华为终端营销管理部负责人,曾辅导数家上市公司的营销转型

如果您有营销变革、零售转型方面的疑问或需求,欢迎与我们联系沟通。

关于增势咨询
增势咨询立志于成为场景化解决方案专家,聚焦企业增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场景,提供赋能和陪跑业务,帮助企业更高效率发展,增长增势能!
增势咨询通过整合、研究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与优秀实践成果,推动其在中国企业中的运用,加以不断总结、提炼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更加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切实更好的将“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客户共同成长”落实到实处,从而实现客户的商业成功!

分享到微信 复制链接

相关车型

智界智界R7

指导价:25.98-33.98万

查看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