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低价市场找回自信,转头又造高端,小鹏G7打得过小米华为?

球叔汽史

2025-04-02 00:44

关于小鹏汽车,它在24年的表现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逆袭。而相比于早期小鹏G9在定价上踩雷,小鹏G6的不温不火,还有一直没有太高关注度的小鹏X9,小鹏在24年终于调转船头,向12-20万级市场集中输出,MONA M03和小鹏P7+也是不负众望让它实现了销量增长。可就当人们以为小鹏会在中间价位的市场稳扎稳打的时候,小鹏又搬出了它的高端系列。

这就是来自小鹏的G7。从新车本身来看,由于尺寸更大,线条更为舒展,相比于当初的G6它确实更好看、更顺眼了。可问题在于,如今20-25万级的新能源市场,对于小鹏来说也不是稍稍改观颜值就能轻松逆袭的局势。比起G6才上市的那会,如今智己、阿维塔、智界,还有更大牌的问界和理想都搬出了狠角色,再加上依旧热销的特斯拉,小鹏G7的处境就是实力略有提升,但竞争难度却也已经成指数级的暴涨。

而除了颜值上的变化之外,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小鹏G7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杀手锏了,4米8的尺寸也的确只是比自家的G6大一些。就算是它采用最新的智驾,可在这个领域,华为和理想已经名正言顺的成为第一梯队,小鹏的智驾口碑虽然也不赖,但想要拿到高销量,却必须以更低的价格为前提,像开头提到的MONA M03和P7+就是见证。可对于这款小鹏P7,有消息说它的价格或许会在25万区间。

对于这个定价,从小鹏内部看倒是合理,毕竟尺寸更小的小鹏G6就摆在20万区间,作为更大更新的G7必然也会更高;可参考20-25万区间的对手,论智驾有带着乾崑3.0的阿维塔07,论沙发彩电有早已经卖爆的理想L6,再加上同样会在25年上市的小米YU7等选手,G7即使带上最新的800V平台、鹰眼智驾等等,也很难在相近的价格区间讨到好处。

看完新品的实力、20-25万级市场的格局之后,你应该感受到了目前小鹏的真实处境:那就是20万内很受欢迎、20万以上则困难重重,MONA M03和P7系列的热销,以及小鹏G系列就算降价也难以爆发都印证了这一点。这个时候,相比于让自家的SUV继续冲高端,跟那些已经站稳了脚跟的对手较劲,小鹏继续夯实自己12-20万区间的影响力,其实才是更适合它的选择。

说白了,从G9、G6、X9等案例来看,你把它们不温不火的销量归结为颜值的确不够给力、智驾在当时也不够突出也好,说它是价格、竞争力难以匹敌对手也罢,归根结底就是小鹏在20万+市场的势能还不够强。或许,翻开配置表、对比终端价格,你会发现小鹏反而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但20万+拼的就不是性价比,而是小米那样的人气、华为那样的话题性、或者是理想的精准定位。在这些方面,小鹏作为新势力当中的元老,社会知名度是有的,但具体到聊到品牌特色、标签的时候,小鹏还不足以进入顶流。

所以,当小鹏利用12-20万级新品逆袭之后,更好的选择就是在这个区间继续强化它“平价智驾一哥”的标签,也可以让它出色的续航达成率深入人心,在这个价格,小鹏作为“蔚小理”之一,作为新势力当中的老大哥,它甚至处于一种降维打击的状态,就算是新秀零跑,在知名度方面也依旧不如小鹏;可如果是转过头来重新冲高端,试图在销量逆袭之后找回一点场子,以高端市场的惨烈程度,刚刚逆袭的小鹏或许又会再次“打回原形”。

不过,从小鹏最新的动向来看,G7等新车或许已经定型,无法更改了,但在价格这一块,小鹏也的确在吸取之前的教训,就像官降后的新款G6,指导价已经来到了26万,终端价更是只要22万。按照这新的价格线,如果G7甘于一不做二不休,定出一个低于20万的起步价,并且给G6、G9等车型重新定价,它们或许也会像小鹏P7+那样逆袭。那么从你来看,销量有所起色的小鹏,会通过G7的新车更上一个台阶么?假若小鹏真的愿意推出一个“全系大官降”,你又是否会考虑高折扣后的小鹏呢?

分享到微信 复制链接

相关车型

小鹏汽车G6

指导价:17.68-19.88万

查看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