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全新紧凑型 SUV 星越 L 正式上市,各配置差异及性价比分析

追车易族

2024-06-30 21:02

7月20日,吉利全新紧凑级SUV星越L正式上市。新车基于吉利、领克、沃尔沃共享的CMA架构打造,研发时间长达5年以上。星越L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3.72万-18.52万元。

通过以上对各配置性价比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吉利星越L的两驱次顶配和四驱低配车型是我们推荐大家购买的,而价格更低的乞丐版车型就没那么值得推荐了。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吉利星越L各配置的差异和性价比。

距离四月份星越L正式发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相信大家对这款吉利2021年最重要的新车都不陌生,星越L整体设计风格依然延续了吉利家族设计,竖条镀铬格栅辨识度极高,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款吉利品牌的产品。

虽然吉利官方将星越L定位为紧凑型SUV,但其近4.8米的车长、近2.85米的轴距,其实早已脱离了传统紧凑型SUV的尺寸。即便是和大众途观L这样的入门中型SUV的加长版相比,星越L依然有着全方位的优势。事实上,之前基于吉利CMA打造的三厢星瑞就是靠这种越级手段实现月销过万的,这次在星越L身上也用了同样的套路。

车身颜色方面,新款吉利星越L一共提供了6种颜色可供选择,其中【绿羽梦幻色彩包】是星越L的主打广告色,但需要额外花费5000元才能选择,而且最低配和次低配车型没有。其余5种颜色无需额外花钱选择,除了略显活泼的红色外,其他颜色均为传统冷色调,更符合中国人购买SUV时追求的大气、沉稳。

内饰配色方面,星越L同样提供了翠羽双绒面和白棕拼接两种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价值5000元的【翠羽梦幻配色套餐】中包含了翠羽双绒面内饰。另外,这款5000元的【翠羽梦幻配色套餐】除了车身和内饰配色外,还拥有20寸轮毂和梦幻专属钥匙。如果不选择,则仅提供白棕拼接内饰。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一款非常家庭化的SUV来说,白棕内饰不仅会显得更加豪华,也会让车内感觉更加温馨。

动力方面,新款吉利星越L搭载Drive-E 2.0T发动机,前驱版最大功率218马力,最大扭矩325N·m,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四驱版为高功率版,最大功率238马力,最大扭矩350N·m,匹配爱信8AT变速箱及适时四驱系统。此外,高功率发动机还拥有超充模式,开启后可额外迸发出30N·m的扭矩,达到380N·m。在官方公布的加速成绩中,前驱版0-100km/h加速时间为7.9秒,四驱版为7.7秒。

首先我们来看该系列中最低配的一款车型,也就是售价13.72万元的2.0TD DCT EVO两驱舒适型。在基础配置方面,最低配的车型其实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无钥匙进入、10.25英寸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自动LED大灯、单区自动空调以及主驾驶6向电动座椅等配置一应俱全。不过即便如此,这款售价13.72万元的最低配车型依然不值得推荐,主要原因在于其并未配备前后安全气囊。此前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可以看到,在车辆结构强度没有问题的情况下,配备侧气囊的车型在侧面碰撞测试中大多能拿到G(优秀)的成绩,而未配备侧气囊的车型通常只能拿到A(良好)甚至M(一般)的成绩。 所以针对最低配的两驱舒适型,我们只能给出2星的推荐指数,只适合那些预算非常紧张,又必须购买星越L的用户。

不推荐最低配车型的另一个原因是,你只需要加8000元就能买到售价14.52万元的次低配车型,也就是两驱豪华型。相比最低配车型,这8000元的差价能得到雨量感应自动雨刷、电动感应尾门、前后侧气帘、8喇叭音响、电动折叠外后视镜、双区自动空调、底盘透视等配置,考虑到这个差价,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所以只要用户不是预算特别紧张,我们还是建议从最低配版本升级到次低配的两驱豪华型。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次低配的星越L在配置上依然不算丰富,只能说达到了同价位国产SUV的平均水平。 它并不是星月L系列中最具性价比的版本,综合推荐指数3星。

在两驱豪华型基础上加价1万元,即可升级至售价15.52万元的两驱尊贵型。相比豪华型,加价1万元不仅轮圈由18英寸升级为19英寸,在安全性和舒适性配置上也带来不少提升。在安全性上,两驱尊贵型增加了0-150km/h ACC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和主动刹车等功能。此外,加入的前置雷达也能让这台车身尺寸达到4.8米的大型五座SUV在日常操控中不会太尴尬。

舒适性配置方面,驾驶员前方液晶仪表由两款低配车型的10.25英寸升级为12.3英寸,并且从这项配置开始,副驾驶配备了12.3英寸智慧屏以及72色氛围灯。另外,主驾驶座椅的电动调节方向也由6向变为8向,并增加了4向腰部支撑调节。同时,副驾驶座椅调节也由手动变为6向电动,主副驾驶座椅均带加热功能。令人惊喜的是,吉利在这项配置中还非常良心地为主驾驶配备了座椅通风功能,这对于南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刚需。

总体来说,从之前的低配车型升级到这款中配车型的1万元性价比非常高,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舒适性都达到了同级别同价位车型的优秀水平,也正因如此,2.0TD DCT EVO 2WD 成为了星越L中最值得推荐的车型,综合推荐指数高达5星!

如果在两驱尊贵版上再加1万元,就可以升级到16.52万元的两驱旗舰版,也就是两驱版的顶配。配置方面,轮胎规格由尊贵版的235/50 R19升级为245/45 R20,此外两驱旗舰版还新增了车道辅助、车道保持辅助、倒车侧视预警和自动泊车等功能。舒适性配置方面,也升级为10喇叭BOSE音响带ANC主动降噪、副驾驶座椅通风、前排手机无线充电、后排隐私玻璃、后排独立空调、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带AR实景功能的HUD抬头显示等配置。这些配置看似有了明显提升,但大多都是锦上添花。 考虑到其16.52万元的售价,我们只推荐给对细节配置要求较高的用户,综合推荐指数3星。

如果在顶配2WD车型上再加1万元,达到17.52万元,就可以升级到238马力、350N·m高功率发动机、第六代四驱系统、爱信8AT的4WD 车型。不过在配置上,4WD 车型不如2WD旗舰车型,整体配置与2WD 车型差不多,只是8喇叭音响系统升级为10喇叭BOSE音响系统,带ANC主动降噪。也就是说,2WD 版只需要加2万元,就可以拥有4WD系统+高功率发动机+爱信8AT的动力配置,NVH方面也有一定提升。

这时候消费者就会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在两驱尊贵版的基础上,是加价1万元换取更高的配置,还是加价2万元换取更好的动力?坦白说,个人认为对于这个级别的SUV来说,虽然四驱系统并不是刚需,但对于一些生活在路况较差的地方,或者经常出去自驾游的人来说,四驱系统偶尔还是能发挥作用的。再加上动力更强的发动机,以及爱信8AT的加持,星越L四驱尊贵版其实比两驱顶配更有性价比,毕竟发动机、变速箱、四驱系统这些都很难自己升级,一些舒适性配置后期修改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所以如果你预算足够,对动力、四驱、配置都有一定的需求,还是买这款售价17.52万元的四驱尊贵型比较好,综合推荐指数5星!

最后要说的是全系顶级配置,售价18.52万元的四驱旗舰车型。它的整体配置其实和两驱旗舰车型几乎一模一样,所以相当于花2万元升级了四驱+高功率发动机+爱信8AT的组合。不过这款车型中的主动预紧和限量安全带都是专属配置。考虑到这款四驱旗舰车型近乎极致的舒适性和动力配置,18.52万元的价格其实并不贵,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可以直接入手,综合推荐指数3颗星。

星月L的售价定位在13.72-18.52万元这个非常主流的区间,也就是说它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会非常多,这其中不仅有国产紧凑型SUV、中型SUV,还有合资小型SUV以及紧凑型SUV中的低端车型。首先在国产紧凑型SUV中,也就是14万这个价位段,星月L就足以蚕食哈弗H6的2.0T高配车型了。其中星月L的空间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配置方面,14万的哈弗H6已经是高端车型了,而星月L是低端车型,所以星月L在配置上会稍微落后一些,更何况哈弗H6在这个价位已经有四驱车型可以选择了,所以最终还是要根据个人需求来选择。

在国产中型SUV品类中,星越L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长安的UNI-K,二者不仅定价十分接近,就连尺寸和配置也相差无几,而沃尔沃技术的Drive-E和长安蓝鲸动力,在技术层面上也难分高下,因此二者在未来的市场必将展开殊死搏斗。不过从外观来看,UNI-K更偏向运动,而星越L则偏向家用,也算是小有错位。

星越L的顶配车型直接瞄准了合资品牌的低端紧凑型SUV,比如奇骏、CR-V、RAV4、探岳等,相比同价位的日系SUV,星越L主要胜在配置和空间,不过星越L搭载的2.0T发动机在油耗上势必会逊色于这些日系对手,需要使用95号汽油也使得星越L在使用成本上与日系对手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大众探岳为首的德系SUV,目前因为颗粒物捕捉风波而出现了巨大的优惠,这意味着星越L的高配车型将与采用2.0T发动机的探岳展开竞争。车身尺寸不足4.6米的探岳,空间肯定没有星越L宽敞,而官方建议使用98号汽油,让探岳的使用成本比星越L还要夸张。简单来说,星越L是一款以低端紧凑型SUV的价格出售的中型SUV,尺寸和性价比是其面对合资车型时的杀手锏,而在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中,来自沃尔沃的技术背书依然是星越L最有竞争力的卖点。

作为一款基于CMA架构打造、主打实用风格的紧凑型SUV,吉利星越L在设计上保留了吉利品牌的辨识度,同时还拥有跨级别尺寸的优势,同时还搭载了沃尔沃2.0T Drive-E系列发动机,相比同级车型更具优势。13.72-18.52万元的售价区间也完全对应主流SUV消费群体。因此,我们也十分期待星越L未来的市场表现,毕竟此前采用同样操作的星瑞已经用月销过万证明了自己!

分享到微信 复制链接

相关车型

吉利星越L增程电动版

指导价:23.97-25.37万

查看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