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丰田成熟的油电混,比亚迪DM-i插混差在哪?对比才知差距明显
放眼整个国内的汽车市场,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已然是带动了整体市场的销量,为国内的汽车市场注入了一针“活力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人们听说最多的就是纯电车型,但是在汽车的销量上来看,纯电车型并不是最高的,同时因为纯电车型续航里程焦虑问题一直是饱受消费者的诟病,在我看来,作为新能源车型的油电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其实在未来更具有竞争力,毕竟在续航里程方面,后两者更是完全超越纯电车型。
作为新能源的两大车型之一,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和技术,油电汽车在性质上基本还是属于燃油汽车,但是因为有着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输出模式,使得该车型在能耗表现和用车成本上要比传统的燃油车更低,可以说是燃油车的升级版,而作为插电混动车型来说,是由发动机和电动机两者的相互配合提供动力,车辆需要充电,也需要加油,在续航里程方面,同样是没有焦虑,目前市面上的该车型综合续航里程依然能够突破1000km,作为油电混动车型的代表,丰田的油混技术是非常成熟的,而插电混动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比亚迪的DM-i插混车型了,那么,相比丰田成熟的油电混,比亚迪DM-i插混差在哪?对比才知差距明显。
对于两种混动技术来说,丰田汽车和比亚迪汽车都有着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产品,那就是丰田的赛那和比亚迪的腾势D9车型,这两款车型不仅搭载了自家的具有代表性的混动技术,同时也都是MPV车型,那么,就让我们借着这两款汽车,分别看一下丰田的油电混动技术和比亚迪的DM-i插混技术到底有什么差距。
丰田油电混动技术不止应用于赛那上面,作为百万级豪华MPV的代表,丰田埃尔法同样搭载了此混动系统,并且在混动技术的研发上面,丰田作为合资品牌汽车,起步相比于国产品牌来说更早,纵使国产汽车品牌在混动技术上奋起直追,但是在短时间内却难以达到丰田的技术水准,这也是为什么丰田赛那在国内MPV汽车市场中销量持续火爆的原因之一,不过抛开发展时间不谈,在车辆的动力系统组成方面,丰田赛那和腾势D9的确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款豪华MPV车型来说,丰田赛那采用了丰田油电混双擎技术,搭载了2.5L的自然吸气式混动专用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最大马力能够达到189ps,与之匹配的是E-CVT无级变速箱,车辆的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5.65L,按照目前的汽油价格计算,赛那的每公里使用成本折合4毛钱,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油电混动汽车在起步时首先是电机驱动的,这样不仅使得车辆起步更加稳定有冲劲,在噪音抑制上更是非常安静,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如果需要车辆进行急加速超车和提速,发动机会在第一时间介入提供额外的动力输出,让车辆在全速域行驶时,依然能够保持持续的动力供应。
作为搭载着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的腾势D9汽车来说,该技术目前同样非常成熟,但是该系统则是搭载了1.5T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其最大马力只有139ps,同样匹配了E-CVT变速箱,这样看来这两款车仅在发动机的最大动力输出上有所差距,但是作为插电混动汽车,满油满电状态下和满油馈电状态下的行驶质感、车辆能耗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腾势D9作为MPV车型来说,有着更大的车身尺寸和更重的自重,因此在馈电状态下该车的能耗水平一度超过了传统的燃油车型,使得后期的使用成本更高,并且搭载的1.5T发动机馈电状态下更是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无论是发动机的噪音还是车辆的动力输出方面,腾势D9相比丰田赛那来说依然差点意思,作为40万左右价位的车型,我认为购买混动技术相对成熟的赛那还是更加靠谱一些,毕竟买车不仅看车辆的价格,更是要看后期的使用成本和行驶质感。
作为同一时代的MPV车型来说,赛那和腾势D9在智能化的配置上差别并不是很大,车辆的内饰设计都很超前,尤其是赛那的内饰更能称得上是豪华,中控的大尺寸全液晶仪表以及中控车机屏幕,无不彰显着该车的豪华感,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赛那全系搭载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具备了自适应巡航、全景透视、前方碰撞预警、道路标识识别、倒车碰撞预警等智能化功能,保证了车主的每次出行安全,中控车机搭载丰田最新语音交互系统,让人车交互体验更好,不得不说,40万左右价位的MPV车型赛那的素质表现更深一筹。
作为基于TNGA平台打造的MPV车型来说,丰田赛那在驾驶操控方面表现更是可圈可点,该车采用了更低重心的车辆底盘设计以及后双叉臂悬架设计,在保证车辆具有足够过弯支撑性的同时,更能兼顾车辆乘坐的舒适性,全车标配了9个安全气囊,避免了车辆因为碰撞挤压导致车内人员受伤的情况,因为有着超5米1的车身尺寸和3060mm的超长轴距,使得该车的后排空间更大,第二排的座椅滑轨长度更是增加到了816mm,更为宽敞的过道空间使得人员上下车更为方便,在这一点上,丰田赛那更加具有优势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