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预售25.8万起,亏本只为“交朋友”?
文章的开始先考考大家一个问题,华为究竟造不造车?官方答案是不造,任正非说的。而且在今年3月31日,华为内部再发由任正非签发的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又一次强调了华为不造车,有期限5年。
《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里还提到,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你也可以把这个决议当作一个“文字游戏”,只要华为没有成立华为汽车品牌,那么它就是没造车,就只是一个硬件&技术&生态供应商。
哦对了,差点忘了给大家介绍华为造车,哦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三种模式。一就是标准化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比如说提供鸿蒙OS智能座舱、HiCar车机互联功能、HUAWEI SOUND音响系统等等。举个例子就是长得很像电动车但其实是燃油车的北汽魔方,它搭载了鸿蒙OS智能座舱。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华为的“汽车之路”(可不能说造车了)源于北汽,北汽也是华为合作最早、最深入的一家公司。因为早在2017年,北汽蓝谷就与华为签订了合作协议。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第二种模式是“HI”,不是打招呼哦,是“HUAWEI Inside”的含义。在“HI”模式下,华为将和车企联合开发,为其提供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并进行后续的技术升级迭代。这一模式的代表车型有极狐阿尔法S HI版、阿维塔11等等。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第三种模式也就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也就是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在产品项目立项初期就深入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并利用华为的门店渠道进行销售。就比如曾经的赛力斯、现在的问界、智界还有未来将在2024年亮相的与北汽合作打造的“智选车”新品牌。
说得简单直白些,华为智选车模式就是“风险共担,各取所需”的合作造车模式,如果说赛力斯、问界是华为“借壳造车”,(不好意思这句话有点低情商,但小康在乘用车领域话语权实在太低)那么当华为的合作对象是四大自主品牌之一的奇瑞,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到了北京,抢先静态体验了一把号称要和Model S“扳手腕”的智界S7。
哦对了,当你们收到这篇推送的时候,智界S7已经正式预售了,四款配置的预售价区间在25.8万-35.8万元,它也会在2023年11月28日正式上市。这次智界S7很低调,没有自封“XX万内最佳”,不过这款“高能大空间智慧轿车”似乎要以Model 3的价格挑战Model S的地位!
如果你看到智界S7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可能是在哪里看到过星途星纪元ES的照片,它们采用相同的E0X平台研发。
其实华为和奇瑞的合作始于2020年12月,双方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智能汽车电子电器架构、智能网联、智能座舱、车载计算及自动驾驶、智能能源、智能车云服务等领域全面合作。内功深厚的奇瑞与外功了得的华为,看起来非常互补,不是吗?
那不妨先来说说智界S7与星途星纪元ES的“温床”——奇瑞的E0X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奇瑞还将这个宝贝定义为集团未来5年新能源车发展的重要根基。
都2023年了,800V高压平台是最起码的。快充方面,据说能达到充电五分钟,续航150km的效果。至于续航和能耗嘛,目前给到的数据是最高700km,百公里能耗12kWh。
另一方面,E0X还“能屈能伸”,尽管号称高端智能电动平台,但它的轴距覆盖面从2850mm—3100mm,从紧凑型到中大型,从轿车到SUV到MPV它都能造。甚至除了纯电,它还能支持增程路线。
我们都知道奇瑞有鲲鹏动力,非常巧妙,智界S7的设计语言也叫鲲鹏还多了一个展翼。可以说华为正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跨品牌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大家都是华为智选车联盟的,彼此间就别那么生分了!)
不得不说,智界S7的大灯很有特色。你可以很谦虚地向朋友们介绍,智界S7(的大灯)=保时捷Taycan+布加迪Chiron,然后沉浸在一片“遥遥领先”的赞扬声中...
在内燃机时代,中大型轿车基本都在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更舒适更豪华、更贵气。现在呢?上到保时捷Taycan、路特斯Emeya,下到昊铂GT、哪吒S,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电动轿车&轿跑都一门心思往运动路线卷。
我们的智界S7亦是如此,它为自己的运动套件命名为“驭风”,难道是一名玩空气动力学的好手?没错,智界S7的风阻系数仅为0.205Cd,也算是量产车的天花板级别了。
再看看车侧,21英寸的锻造运动轮毂、硕大的Brembo刹车盘&红色刹车卡钳,“毛估估”2指的轮胎轮眉距离,这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刺激。这里还要给大家普及一个“轮占比”的概念,也就是轮胎最上沿与整车车高的比例。智界S7的轮占比是50.4%,作为参考,奔驰AMG GT是48.9%。不过从整车的车身姿态看,的确是轮占比越高,姿态会更低更流畅。
智界S7后驱版最大功率215kW,而双电机四驱版能达到365kW。看到车尾的碳纤维小鸭尾+扩散器,我们不妨期待下智界S7的零百加速是多少?
官方对智界S7的定义是“高能大空间智慧轿跑”,如果说高能代表外观设计与迅猛动力,那“大空间”与“智慧”就得到车内一探究竟了。
大家都知道华为美学的三大要素是极致、纯净与简约。(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吧?)智界S7的内饰设计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说几个触动我的小细节吧:源自F1的橄榄型方向盘(当然这个噱头大家听过算过)、布局合理替代HUD的全液晶仪表盘、上“直接开”;下“中控锁”。
尽管没有大肆宣传,但智界S7对于副驾女主人的地盘绝对是花了很多心思的,支持一键悬浮的零重力座椅+超大柔光化妆镜+可以延伸小桌板出来的“梳妆台”+各种巧妙的储物空间...别说女王了我都要心动了!
说到大空间,奔驰长轴距E级绝对能称得上标杆了吧?而智界S7比它的舱内空间还多了150L。站在车外,我的视觉告诉大脑“这车座舱应该很小很挤”,结果当我坐进第二排,发现它的纵向空间近1米,后排角度还能调。不是说超大空间和低趴造型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那智界S7的座舱是怎么“偷”出来的呢?
就连我始终觉得鸡肋的后排屏幕变成了“华为MatePad”,并入整车智能生态,我都挑不出一丝毛病甚至还会觉得它成了加分项。
既然问界M9是“1000万内最好的SUV”,那么它的兄弟智界S7又会是多少万内最好的轿跑呢?欢迎大家进行无奖竞猜。我依然十分期待能够试驾智界S7,我知道HarmonyOS 4智能座舱与ADS 2.0华为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会是它的“两大法宝”甚至占到话题热度的大头。但我更想知道奇瑞的入局能让华为智选车的驾驶质感上升到一个什么台阶。因为车,首先是驾驶机器,而不是特大号彩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