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元智驾,奇瑞踩下“平权”油门

华商韬略官方账号

2025-03-22 09:28

“20万元智驾分水岭”,一直是行业不成文的规则——高阶智驾配置被默认为20万元以上车型才会有的功能。

但在这个春天,一场真正的“智驾平权运动”正在加速。

3月18日,奇瑞汽车在安徽芜湖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正式推出“猎鹰智驾系统”,并宣布这套系统将覆盖从6万元级小蚂蚁到高端车型的全产品线。

此前,智驾价格战已悄然打响。2月9日,长安汽车宣布在10万元级产品上搭载激光雷达;次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系统,使海鸥以7.88万元的价格成为搭载智能驾驶的新门槛。

此次奇瑞更是将智驾平权门槛首次下探至6万元级,小蚂蚁硬核标配23项智能驾驶功能,包括自动泊车、遥控泊车、高速NOA领航等,彻底打破了智能驾驶技术的价格壁垒,让用户可以用“地板价格”体验顶级科技。

到2025年底,奇瑞将有30余款车型搭载猎鹰智驾,覆盖全品牌、全系车型,涵盖燃油、混动、增程、纯电全动力形式。

平权不是降低标准

价格够便宜,但“平权”后的智驾安全吗?

奇瑞给出了明确答案:智驾平权不是简单降价,背后是15年技术积累的厚积薄发。

目前奇瑞智能化研发团队超过5500人,拥有包括雄狮智舱、大卓智能、NEXT AI智能研究院、墨甲智创机器人等在内的智能化研究中心,形成了覆盖智舱、智驾、Robotaxi、Robobus、人形机器人、智慧运营等全领域的研发体系。

砸掉智驾价格门槛,奇瑞并不是靠堆叠硬件,因为智驾系统的核心早已不是硬件成本。以目前国内的产业规模和供应链成熟度,感知元件成本已经降到相当合理的位置。真正的差异点,在于各家的技术水平和系统成熟度。

奇瑞构建了算力、数据、算法、数字测评与全球实车验证五大支撑体系。此次奇瑞推出的猎鹰智驾每年积累超20亿公里智驾里程、超1000万高价值训练数据,配合180万世界模型生成数据,每天完成2000万公里模型学习与100万公里仿真验证。每款新车在下线前,都会在数字世界运行10亿公里,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价格下探只是智驾平权第一步

奇瑞的智驾平权策略从价格切入,却远不止于此。

不只电车,燃油车同样能体验智能化。对于厂商来说,油车智能化并非技术难题,而是意愿问题。奇瑞通过技术底座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智驾系统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上的无缝移植,打破了动力形式的界限,也打破了智驾只属于电动车的偏见。

奇瑞的全球平权同样令人瞩目。凭借1600万全球用户和覆盖100多个国家的渠道优势,奇瑞正在将中国智驾技术带到全球舞台。针对欧洲复杂环岛、中东沙漠公路、东南亚高密度摩托车流等场景,奇瑞团队定制了差异化智驾解决方案。目前奇瑞智驾已通过欧盟双认证,海外用户智驾里程已超45亿公里。2026年,奇瑞高阶智驾车型将登陆欧洲市场。

最具创新意义的是全场景平权。当大多数企业还专注于城市道路智能化时,奇瑞已将视野投向更广阔天地。猎鹰智驾Off-Road作为行业首个全地形越野领航系统,摆脱了传统智能驾驶对铺装路面的依赖。从城市道路到荒野越野,智能驾驶的应用场景正在被全方位拓展,让用户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

智驾,从高配到标配的必然转变

面对用户市场,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人并非每时每刻都享受驾驶过程。只要用户在开车过程中体验过一丝厌倦或疲劳感,就很容易被智驾功能吸引。而目前高速NOA已发展到1000公里才需一次危险接管的可用水平,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只需干预一次。城市NOA虽然尚未达到完全可用标准,但进步速度令人惊叹,从去年的5公里接管一次提升到今年的20公里接管一次,智驾体验正在加速走向日常实用化。

与智驾体验日常化同步到来的是,智驾系统的复制部署成本随着算法优化和规模化生产正在断崖式下降。未来,高阶智驾的安装成本极有可能变得“像装一个电脑系统一样廉价”。到那时,智驾功能将像今天的安全气囊、安全带一样,成为每辆汽车的标配,而不再是豪华车型的差异化卖点。

现代汽车安全带从1959年被发明,到1984年成为法定标配,用了整整25年时间完成从选装件到必备件的演变。而按照当前科技加速度,高阶智驾很可能只需5年时间就能完成从高配到全民标配的转变:从市场数据来看,智驾渗透率不再是简单的线性爬升,很可能在短短一年内直接冲上70%-80%的普及水平。

奇瑞此次主动出击,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时机窗口。这家民族汽车品牌,已经吹响了向全球智能化赛道发起冲锋的号角。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分享到微信 复制链接

相关车型

奇瑞新能源小蚂蚁

指导价:5.99-7.69万

查看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