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取好名,比登天还难

汽车公社

2024-02-06 08:26

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已经很少有一款新车的发布,不是由于价格、配置或是设计,而是因为车名引起了一番巨大的讨论。

就在不久之前,路特斯全新纯电超跑轿车EMEYA正式上市,和价格一同发布的还有其中文名——繁花。巧合的是,这个名字也是前段时间热播的由王家卫导演执导监制的首部电视剧——《繁花》,当然该电视剧也是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有人说,EMEYA繁花和《繁花》的剧情怎么着也扯不上关系,是不是有些“蹭流量”的意思。

其实,EMEYA一词源自哈萨尼亚阿拉伯语,寓意“繁花若梦”,象征自由与灵感、能量与梦想。《繁花》在最近突然爆火,EMEYA和其“撞名”恐怕实属巧合,但这样也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直以来,汽车作为一种商品,“卖个好价”是这些厂商们的本质追求。一款成功的车型,如何能叫好又叫座,不仅需要产品实力过硬,产品名字也该让人印象深刻,或者它也应遵循易于理解的特点。

在品牌方面,我们看到了诸如巴依尔到宝马、平治到奔驰、波舍尔到保时捷这样的变化。显然,这些品牌重新定调的官方译名不仅更符合“信达雅”的原则,也更能展现企业的形象。朗朗上口的名字不仅好听,也有利于品牌的推广和传播。

不难发现,那些传统汽车豪强,它们的品牌名称大多来源于创始人的姓氏,如福特、保时捷、法拉利、丰田、本田等等。而纵观中国汽车圈,在魏牌、小鹏、理想等这些新创立的品牌之前,似乎很少有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车企。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有很多一听起来就很有寓意的品牌名字,例如吉利、长安、东风等。

杂乱的命名,慌乱的心

伴随着市场的转型,一个又一个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有底蕴的名字,既能凸显中文的博大精深,又能体现出一种发展期许。就比如说,蔚来、岚图、零跑、前途等,这些新品牌一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腔调。

这些,只是观察到的一个现象。但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主旨,并不是车企的品牌名称,而是它们推出的新车名称。

在此之前,首先提一个问题。01和即将到来的07哪个尺寸比较大,哪个是轿车哪个是SUV?你可能以为我问的是领克01和07。不好意思,我说的是极越。

有趣的是,如今整个吉利集团旗下的这几个品牌,在重新梳理产品序列之后,都是以这种类似产品编号的形式对新车进行命名。我们来数一数:领克01、02、03,极越01,smart #1、#3,极星1、2、3,极氪001、007、009,几何A、C,让人真的是眼花缭乱。

论车型名字的混乱,长城集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哈弗H系列、魏牌VV系列逐渐在市场端站稳脚跟之后,长城却调整战略,带来了一众“猫猫狗狗”和“咖啡”。我再来问一个问题,谁知道摩卡、玛奇朵和拿铁,哪款定位更高,哪款价格更低?同样,欧拉白猫、黑猫、好猫、闪电猫,即使是内行人恐怕也需要思索片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命名规则,体现的是“去中心化”理念。例如理想L7/8/9这样的产品命名,确实直观上让消费者立刻能知道L7没有L8大,L8没有L9贵,但也从心理上可能会让人觉得L8比L9“略低一等”。

但是,产品命名最重要的是体现出特点,并且直观、好记。最重要的是,还应当有逻辑,让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定位有大致的认知,最好能说到一款车型名字就能联系到其他“同门师兄弟”。

比如说,3系、5系到7系哪个尺寸更大,A4、A6到A8哪个定位更高,即使是不太懂宝马和奥迪产品的人,也很容易能猜出答案。另一方面,哪怕像C级、E级、S级这样可能初识时不太了解,但也能立马知道它们和GLC级、GLE级、GLS级绝不是一个家族体系。

关于BBA的车型命名,一切都有着直观又明确的含义。宝马纯数字系列是轿车,X系列是SUV,i系列是纯电,M是高性能产品,后面的数字越大定位越高。奥迪也很清晰明了,A系列是轿车,Q系列是SUV,RS及S则为高性能产品,同样尺寸随着数字增长。

相比较而言,奔驰的命名法则在之前可能就显得有些凌乱,否则奔驰也不会大费周章地对车系进行重新梳理并更名。

2014年,当对SUV家族中GLK、ML、GL全部进行更名后,三叉星的产品线名称又变得规范而有序。其中,SUV以GL-开始,G级则为单独的越野车,跑车包括四门轿跑系列则以SL和CL-开始,非常容易就能找到规律。

在众多新能源车企中,对产品线梳理并有着非常清晰的命名体系的,还要数蔚来和小鹏。以蔚来为例,ET系列为轿车、ES系列为SUV、EC系列为轿跑SUV,后面跟的数字越大,则表明这款车的尺寸越大、定位越高。

命名也是门学问

有人会反驳,像诸如大众的凌渡、朗逸,丰田的卡罗拉、亚洲龙这些车型,让人也难以对定位进行区分。但同样,大众、丰田也在规划着像“探字辈”、“兰达家族”这样的SUV产品线,当威兰达推出时,大家肯定会明白它不会是轿车,毕竟汉兰达早已名声在外。

事实上,新车起名字也是产品营销的一环,是消费者口碑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销学上有一个共识,好名字能帮你节省一大笔广告费用,否则我们也不会看到生活中那么多“脑洞大开”的商标名称。

汉兰达其实是Highlander的音译

关于车型的命名,传统车企大致有两种思路。一是起一个有寓意的英文名,待这些车型进入国内后大多会翻译成一个好听的名字;另一种则是以字母、数字或是相互组合的形式,对产品进行梳理。而自主品牌可能会相反,在有了中文名之后,再翻译出一个英文名。

有没有发现,如今市场的新车,起中文名的越来越少了。

相反,曾经那些海外车企进入中国市场,基于原本的英文名翻译而来的中文名都很有格调,读起来也非常朗朗上口。就以B级轿车为例,凯美瑞、索纳塔、帕萨特,或者是迈腾、雅阁,无不给人一种车子也会和名字一样美好的小期待。

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品牌对于名字也有一些自己的小执念。例如,Jeep的车名都以人为主:指南者、指挥官、牧马人、角斗士,同样还有林肯;斯巴鲁的车名多以动物为主:傲虎、力狮、翼豹、旭豹。

而在自主品牌中,比亚迪的王朝网都以朝代命名:秦、汉、唐、宋;海洋网则以军舰和海洋动物命名。同样能找到关联性的还有魏牌,其车名都源于咖啡的品种。

不可否认,以中文对新车进行命名,势必会造成难以形成系列化的困扰,不会像数字那样能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不同车型的定位。就如大众的帕萨特和辉昂或者已经停产的辉腾,不熟悉的消费者也很难说出其级别的高低。

但是,纵使这样的问题难以避免,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起名的时候也能不能用点心,像“初恋”、“神兽”这种摸不着头脑的名字,还是不要出现在产品册中。不仅如此,长城在营销方面的“玩梗”已经有些放飞自我,欧拉好猫的“原谅绿”、“蓝波万”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如此这般,我想任何父母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恐怕也不敢这么“接地气”吧。为什么曾经那些让人听上去感觉优雅的车名现在反而少了,让人不禁反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车企都不会起中文名了嘛。

值得一提的是,车型命名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方言和文化差异。例如,亚洲狮原本根据英文名ALLION将定名为“傲澜”,但在潮汕话中“傲澜”是一个贬义词。无独有偶,MIFA7定名为大家7,也引起了一些玩笑。在粤语中,“七”通常被用来表示一些不礼貌的词汇。

当然,在汽车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自主品牌也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车名,梦想家、追光,还有星途追风、揽月、凌云、瑶光等等,这些名字在茫茫车海中,是不是比一组数字或是字母听起来更有韵味。

并且,中文名不意味着就无法组成家族化的体系。以吉利为例,这也是我此前最喜欢的一套命名法则。翻看吉利目前的产品册,博越、星瑞、缤瑞等都是主销车型。不难发现,“瑞”字辈皆为轿车,“越”字辈则为SUV,而车型尺寸由小到大排列则为缤、博、星、豪。

从尺寸来看,博瑞虽然比星瑞L更大,但后者的定位更高。并且,在2022年,以星瑞、星越L以及星越S组成的吉利“中国星”系列,让吉利向高端化市场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而这样的名称组合也为品牌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

产品竞争,从车名开始

2022年,MPV市场突然火了,无论是合资、自主还是新势力品牌,各式眼花缭乱的新车型接连登场。有意思的是,这些互为竞品的新车型,在命名上就极具“火药味”,上演了一番“’9’字大战”。

简单数数,这些名称中带9的车型有哪些。首先搅动市场的是腾势D9,其次则有极氪009、传祺E9、红旗HQ9、奔腾M9、大通MIFA9、合创V09以及今年刚刚上市的小鹏X9先后登场。

颇具戏剧性的是,在最早工信部的申报信息中,附带的车型图片显示红旗这款MPV可能会命名为D8,但可能是看到这么多“9”出现之后,才有了HQ9的名称信息。

对此,也许红旗最早起名为D8的意图,是瞄准这个市场中的“红人”——别克GL8。毕竟在这之前,也有包括荣威iMAX8、传祺M8(最早叫GM8)等同级竞品,展现出很强的“针对性”。

在“9”这个数字之后,进入2023年,新能源轿车市场又和“7”走到了一起。

除了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的蔚来ET7和小鹏P7,在20万-30万级的新能源轿车市场,飞凡F7、智己L7、极氪007、东风eπ007、智界S7、小米SU7等已经上市或亮相。再算上前文提及的极越07和领克07,一堆“7”真的是好不热闹。

中国人向来对数字是很讲究的。选车牌要“炸弹号”、要带6带8;买房不能选带4的楼层,甚至很多机场就并未设置T4航站楼。以至于,迈巴赫S级的最顶配车型,也由原本的S 650改成了迈巴赫S 680。这样的小变化更凸显入乡随俗的姿态,也更契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可见,如今这些带“7”和带“9”的车型,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投其所好的表现,毕竟谁也不想在名字上就觉得有些吃亏。

但是,纵使数字可以相同,大家的车名能不能做出些区隔,相同的车名又该如何让消费者做出分辨。就以L7为例,在汽车圈里,有理想L7、智己L7、吉利银河L7,再算上还未上市的红旗L7和已停产的宝马L7,让人能想到的车型就多达5款。

“我喊一句L7,你们谁敢答应啊。”结果发现,回头的还真不少。如此同质化的车名,是不是意味着车企对于产品叫什么已经不在乎了。

他们很在乎。此前奥迪一纸诉状就把想要开拓欧洲市场的蔚来告上了德国法庭,虽然奥迪最后并未胜诉,但背后的动机完全能够理解。这边S6和S8已经上市多年,而ES6和ES8的出现,若听名字会不会被误认为是这两款高性能轿车的电动版,岂不是迷惑了相关消费者。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比如保时捷911这个名字也是由于受到标致的反对才出现,而阿斯顿•马丁Vantage GT12的命名也是因为保时捷的抗议而产生的。

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比欧洲激烈得多,可能没有人会因为车名相同而浪费时间去争论一番。毕竟,销量好才是硬道理,市场表现才最有话语权。

长安锐程CC前身为睿骋CC

因此也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些车型因为销量不好,随着产品的换代它们的名字也同样会步入历史。比如因为某些原因销量大跌的翼虎,就以锐际之名另起炉灶;起亚还相继命名了狮跑、智跑以及狮铂拓界,如此之多的名字,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

显而易见,无论品牌方面基于什么样的考量,这些例子足以说明车型命名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当然,客观来说,产品力不行,即使名字叫得再好听也是无济于事,最终还是要用实力说话。随着自主品牌实力的不断提升,我们看到了仰望U8、蔚来ET9、 昊铂SSR这些旗舰产品,也各自身怀绝技,向着汽车金字塔的顶端进发。

在这个过程中,希望我们这些优秀的产品能搭上一个有意义的名字。以数码界为例,我们看到了鸿蒙系统、麒麟芯片,而放在汽车圈,至少像理想MEGA这种让“懂王”都知乎内行的名称应该少一点。难道中文博大精深的特点,不该在车名上体现一下吗?

分享到微信 复制链接

相关车型

领克领克01

指导价:15.58-19.68

查看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