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500万以上超跑,Hyper昊铂是图腾还是折腾?

一品汽车

2022-09-19 01:52

9月15日晚,埃安干了一件大事!

除了发布品牌全新LOGO——“AI神箭”之外,最具爆炸性的消息就是高端品牌Hyper昊铂与首款车型——Hyper SSR的亮相。也许广汽自己也觉得埃安难以支撑全新品牌的诉求,遂发布了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用以支撑超跑发展。

其实,这不是中国品牌第一次发布电动超跑。蔚来EP9,极狐ARCFOX GT、前途K50,电动超跑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但从一个完全没有积累,造车背景平平的品牌之下诞生超跑,总会不自觉地让大家去思考到底是真造车还是真玩票?

一些车企的造车动机,更是被资本和PPT左右,给人一种大楼随时会轰然倒塌的感觉。有些技术先进的车型,但并不对主流市场发售,因为它们深知,开辟和形成电动超跑市场的消费趋势,是一条充满未知,但又可以预知结果的行为。电动超跑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来都充满质疑,不但缺乏认同感,也难以形成具备消费需求的条件。

在燃油车时代,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超跑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造好了没有市场,造不好就是笑话。然而,在电动车时代,中国品牌能否继续占据高位,连超跑市场都不留给传统品牌一丝余地?

需要注意的是,一品君发现官方资料提到:Hyper SSR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建设,这意味它暂时还不具备量产的能力。即使距离量产还有些空头支票的意味,但这并不妨碍Hyper SSR给出一个令人乍舌且没有市场参考性的价格。两款车型的配置,预售价格更是达到了128.6-168.8万元。高定价的背后,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有多少人需要一款完全没有品牌积累的超跑?Hyper SSR究竟是开创了中国超跑的新篇章,还是有赚吆喝的嫌疑?一品君只能说,对于当下的高端电动车市场,这种超前于市场需求的百万级电动跑车,还是一个没有形成竞争,没有打开市场的领域,一切还需要“让子弹飞”一切还需要时间去证明。

高姿态的宣传背后,中国需要超跑梦吗?

在Hyper昊铂的发布会,大量充斥着对研发超跑的赞美之词:中国第一超跑Hyper SSR闪耀登场。它以顶级的性能和制造工艺,树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标杆。Hyper SSR的诞生不仅结束了中国无超跑的历史,也填补了世界纯电超跑无量产的空白。超跑代表了人类挑战极限的梦想,而中国超跑更是代表了中国汽车人70年奋斗的梦想。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中国人不做超跑,中国汽车工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强大。Hyper SSR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智造,是100%中国超跑……

如此拔高一款在小众市场还未成型的品牌和车型,在如今的自主品牌当中也不多见。

与其它纯电超跑邀请科技圈或者互联网知名人士站台不同,为了凸显全新品牌的高端,活动现场还邀请了著名珠宝设计师兼Hyper SSR首批车主代表。车主在现场更是表示,穿中国服装、戴中国珠宝、开中国超跑,才是真正的中国塔尖精英。也许在一位圈外人士看来,这场发布会的区别,就是角色从珠宝变成了汽车而已。但在圈内人眼中,这样的拔高和站台以及用户群体的暗示,似乎并不能达到预期。

从拔高品牌,拔高首款车型的意义,到拔高车主群体,Hyper品牌的操作并不新奇。但种种操作背后,很明显的透出广汽急于提升Hyper品牌认同感。但认同感并不是一蹴而就,往往操之过急,只会揠苗助长。

从蔚来EP9,极狐ARCFOX GT、前途K50可以看出,前两款车型都是拔高品牌,体现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并没有实现量产。前途K50是一款实现量产的超跑,即使定价70余万按照超跑看并不贵,但产品力和品牌认可度从销量就可见平平无奇。虽然中国在新能源市场实现了换道超车,但这并不意味在纯电技术加持之下,我们可以在任何价格区间,用纯电技术和研发速度筑起品牌高墙,优先抢占任何没有形成竞争的车型领域。

从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看,超跑的主流产品消费需求,依然掌握在以意大利为主的汽车制造商当中。法拉利、兰博基尼不论是技术还是品牌,都是公认的第一梯队;还有别具一格的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虽然英国汽车工业没落,但迈凯伦、路特斯以及阿斯顿马丁依然是欧洲超跑不可或缺的组成。柯尼塞格、帕加尼、布加迪是真正代表尖端汽车制造工业的产物。美国的福特GT40,雪佛兰科尔维特,同样也体现出传统汽车制造强国的实力。从它们百年发展历程当中回看,都有丰富的赛车史,丰富的超跑研发体系和背景,它们的发展对超跑领域的技术、标准、定价、品牌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

在超跑消费市场,品牌的吸引力往往比用什么动力结构更重要。换言之,超跑市场对于纯电产品的需求,远没有普通纯电车市场的需求旺盛,追求经济性还要降低成本,并不是超跑的产品诉求。而对于性能需求,目前的V12发动机、V8T发动机,在电动涡轮、轻混系统亦或是混合动力的加持下,超跑现有的技术都显得有些过剩,远大于车辆的性能需求。在超跑技术领域,电驱技术的可替代性和迫切性,并没有超越传统动力。

作为对全球电动车发展趋势影响巨大的特斯拉,其电动超跑的排产和交付,优先级甚至低于Cybertruck电动皮卡,对于交付定金的用户来说,也处于先买票后上车的状态。作为高端纯电车型发展的风向标,连特斯拉对于纯电超跑都处于探索式发展的阶段。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性能车研发背景,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处于新生儿状态的Hyper昊铂,它最大的挑战还是缺乏品牌成长历程,品牌认知度和首款车型的目标预期,更是如空中楼阁一般不具备说服力。将纯电技术作为超跑入场券,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企实现。

写在最后:

看到Hyper SSR的高姿态、高价格,一品君更想多说几句:冷静!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配套产业链完整,刺激性政策导致市场需求旺盛的特点,为电动车产业大爆发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和政策支持,但这并不意味国内电动车企处于价格尚不封顶,产品发展探索无边界,无品牌壁垒的地步。

从八月份10-40万以上的电动车销量排行就可以看出,20万以内的车型,构成了电动车销量的主流。30万以上包括30万,除了特斯拉、比亚迪旗下的现象级车型,其它车型在销量上很难突破五位数。

这些销量数据告诉我们,跳跃式发展电动车,企图用纯电技术打开高价路线,虽然有以蔚来为代表的典型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突破主流市场需求,对于身处发展热潮的中国电动车市场,犹如进入没有竞争和挑战的“无人区”。即使一些品牌有着实现超跑梦的未雨绸缪和市场紧迫感,也需要从符合国情,符合纯电汽车市场趋势的角度出发,否则雄心勃勃的计划,到最后都会以闹剧收场。超跑是汽车工业的科技结晶,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的产物。虽然我们身处电动化变革的最前沿,但对于超跑的发展,我们依然需要站在敬畏技术,尊重市场和用户的角度,而不是自说自话。

分享到微信 复制链接

相关车型

法拉利FF

指导价:530.8万

查看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