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哈弗枭龙 MAX 上市,开启四驱新篇
在 4 月 16 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汽车市场迎来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 二代哈弗枭龙 MAX 正式上市。此次上市共推出 5 款车型,指导价处于 13.18 - 16.98 万元这一区间,而限时换新价更是低至 11.68 - 15.48 万元,这一价格策略无疑极具冲击力。
长久以来,四驱车型由于高昂的成本,一直与 30 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紧密相连。普通消费者对于四驱车型往往只能望而却步。但二代哈弗枭龙 MAX 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它直接将四驱技术引入了主流消费区间,使得成本门槛降低幅度超过 40% 。这一创举不仅成功填补了 15 万级新能源四驱 SUV 的市场空白,更是宣告了 “四驱平权” 时代的来临。
从技术层面来看,二代哈弗枭龙 MAX 搭载的第二代 Hi4 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堪称一大亮点。其以 “两驱能耗,四驱性能” 作为核心卖点,有效解决了新能源车 “有电猛如虎,没电慢如龟” 的常见痛点。该车馈电油耗低至 4.2L/100km,综合续航可达 1250km,纯电续航最高更是达到 209.5km,甚至在实测数据中出现了 “反向虚标” 的惊喜情况。第二代 Hi4 采用 P2(前轴发电 + 驱动) + P4(后轴驱动)布局,仅通过双电机就实现了四驱功能,相较于传统三电机方案,成本更低且能耗表现更优。通过智能后桥解耦技术,在高速巡航时能够自动断开后轴动力,减少 2% 的机械损耗。两档 DHT 变速箱拓宽了发动机高效区间,搭配高达 92% 效率的智能能量回收,使得 WLTC 综合油耗仅为 0.97L/100km。在性能数据上,综合功率 238kW、扭矩 595N・m,百公里加速达到 6 秒级,爬坡度达 60%,在冰雪路面制动距离相比两驱车缩短 12%。并且,四驱系统每 10 毫秒就监测一次路况,动态分配扭矩,大大降低事故率,相比两驱降低了 50%,为行车安全增添了一份可靠保障。
在智能驾驶方面,二代哈弗枭龙 MAX 采用纯视觉方案,800 万像素双目摄像头搭配 BEV 感知模型,支持城市 NOA(无保护左转、红绿灯启停)、跨层记忆泊车等功能。硬件成本相较于激光雷达方案降低 60%,但场景覆盖率却能达到 98%
那么,究竟哪些消费者适合选择二代哈弗枭龙 MAX 呢?对于北方用户而言,冰雪路面的行车需求强烈,四驱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就显得极为突出,例如其冰雪模式下扭矩分配为前 40: 后 60。对于追求科技体验的家庭,纯视觉智驾以及 Coffee OS 3 智能座舱(0.8 秒语音响应)能够很好地适配年轻家庭的需求。而对于经常进行多地形出行的消费者,170mm 的离地间隙加上 26° 接近角,轻度越野能力优于本田 CR-V,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在这 5 款车型中,Hi4 165 Ultra 智驾版(限时换新价 15.48 万元)十分值得推荐。它标配城市 NOA、跨层泊车(价值 2 万元选装包)以及拥有 165km 的纯电续航(年均省油费 1.2 万元) 。与比亚迪宋 PLUS DM - i、吉利银河 L7 等同价位车型相比,枭龙 MAX 凭借全系四驱、高阶智驾以及越级空间(轴距 2810mm)形成了明显优势,当然,在品牌溢价和充电网络方面可能稍显逊色。
二代哈弗枭龙 MAX 的上市,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是其从 “硬派越野” 向 “家用普惠” 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 Hi4 技术的下放,哈弗重新定义了新能源家用车的价值标准:安全不可妥协,性能无需高价,智能务必实用。在 “全民四驱” 的美好愿景下,枭龙 MAX 很有潜力成为家庭用户的首选车型,同时也为整个行业树立起 “回归造车本质” 的标杆。然而,未来市场的反馈仍然存在一定悬念,这场技术普惠能否成功唤醒消费者对四驱价值的认知,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市场给出一个积极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