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沉钩:越野车的分化史(二)
===↑这里是 e族人的天地 ===
路越远·心越近
书接上回,前面讲到了在二战的洗礼下,越野车的构型最终演变成了威利斯Jeep的样子,而在二战结束之后,随者全球战后重建的开启、冷战的开启以及全球经济的腾飞,越野车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五十年代:威利斯Jeep构型演变出
了诸多经典
威利斯Jeep胜利者的光环在二战结束之后的五十年代,席卷了整个东西方的阵营。不仅仅是西方世界开始对这一类车型青睐有加,社会主义阵营也在威利斯Jeep的基础上着手新一代轻型越野车的研发。而在这一时期诞生的经典越野车,也成为了日后越野车王国中的经典品牌,比如说路虎、途乐、陆巡等等,当然,也包括我们的212。
短轴,敞篷和易于使用,是这一时期威利斯Jeep跟随者们统一的产品形象。从使用的维度出发,这一时期,短轴敞篷的经典越野车构型,也符合战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世界各国。与此同时,威利斯Jeep在战时所呈现出来的过于简单的短板,也在这一时期的追随者上得到了改进。
在1948年,罗孚汽车在威利斯Jeep的构型上,重新优化和设计了全新的Land Rover,从而拉开了路虎品牌的序幕。相比于威利斯Jeep,Land Rover的功能性更强,产品样式也更加的多样化。全车采用钢制车架和全铝车身的构型,同时提供了不同的配置,在轴距、车身形式等等方面与单一的威利斯Jeep做出了区分。尤其是在摆脱了单纯的军事用途之后,初代路虎Series I更专注于农业用途。
在正式登场之后,初代的路虎在英国以及英国的殖民地大放异彩,甚至一度成为非洲大陆一道标准的风景线。这一点,在电影《上帝也疯狂》,《人猿泰山》中都有呈现。
亚洲这边,1951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再度将日本武装起来,为此提出了全新的轻型越野车采购计划。这个计划,直接促成了日系三大越野车的诞生——陆巡、途乐以及帕杰罗。为了这一计划,丰田推出了Jeep BJ的方案,日产提出了途乐的方案,而最终这一采购案落户三菱,三菱按照威利斯Jeep的版型开发了三菱Jeep,并一直生产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而落选的丰田和途乐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前者继续开发变成了陆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推出了FJ20系列,成功的在日本战后重建过程中收获大量民用市场的订单,而随后在六十年代推出的FJ40系列,更是从日本走向了全球,也牢牢的锁定了陆地巡洋舰家族皮实耐用的口碑。
日产途乐同样是沿着这样的一条脉络,在民用市场大放异彩,并在随后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可,成为联合国的代表车型。
在社会主义阵营这边。二战时期,苏联通过租借法案获得威利斯Jeep,让苏联红军赞不绝口,苏联仿制的嘎斯64开始出现在战场上。二战结束之后,苏联高尔基汽车厂则以此为基础,在1954年进一步升级改进并推出了嘎斯69。嘎斯69的经典形象,一度是苏联红军最强大时代的象征。嘎斯69的替代者,则是到现在还在生产的UAZ-469,俗称瓦兹猎人。
在美国这一边,二战末期释放的大量威利斯Jeep的生产产能以及大量的军车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回落民间,尤其是欧洲和亚洲战场的美国大兵陆续退役回国,又一次在市场上带动了威利斯Jeep的火热。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轮库存产品的火热,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原型Jeep在这一时期的改进和升级。民用版的CJ系列在改进的幅度方面,显然不如那些更大的后来者。
聊到这里其实可以看到,在战后经济重建,东西方阵营对立的冷战时代,经典的轻型越野车构型还是保留着可靠的威利斯Jeep的样子——短轴、敞篷,同时延续梯形车架和前后桥的非独立悬挂的构型。只是,在威利斯Jeep上出现的那些太过于战场化的元素,在后来者上面进行了优化。比如说,路虎Series I就增加了封闭的车门,嘎斯69有了四门的设计,而FJ20系列则变得更大同时也衍生出了更为多样化的车身形式,大家也都有了个像样的后备箱。
在这个时候,轻型越野车,还是以农业和工具车的用途为己任,这一产品定义,带动了五十年代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城市中的国民小车一道,成了了那个年代除美国之外,全球各国汽车产业的代表。
六十年代:工具型的定位不改,但工
业化的需求开始出现
在经过了五十年代的铺垫之后,进入六十年代,百花齐放的轻型越野车开始有了更为民用化的舒适性需求。
此时,全球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战后婴儿潮出生的年轻人开始进入到青春萌动期,全球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开始加剧。尤其是以东方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及由此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矛盾开始变得对立和突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局部战争开始出现。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嬉皮士文化、性解放运动,整个西方世界也开始进行高福利的转变。切·格瓦拉的那句话说的很好,“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切·格瓦拉和猫王,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代表。
六十年代,全球战后重建进入尾声,东西方对立的格局出现,老百姓也不再单纯的去追求车辆的实用价值。所以,轻型越野车的发展在进入到六十年代的时候,开始被赋予了更多的产品属性,也因此迎来了更多的改进。
丰田的FJ40系列在六十年代正式登场,陆地巡洋舰经典永流传的节奏,也是这个阶段被FJ40系给带起来的。相比于FJ20系列,FJ40系列这时候开始弱化敞篷的形象,硬顶的车身开始成为主流,但是短轴,依旧是这个阶段的核心。硬顶的车身带来了更好的保温效果和行驶的安全性,更好的密封性也让这个时候的越野车开起来不再是灰头土脸。一句话就是舒适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样的,欧洲那边,路虎的Series II也开始进一步的明确厢式车的轮廓,舒适性得以强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这个时期的路虎也好陆巡也好,轮胎开始慢慢的变大了,车身尺寸也进一步放大了,车身也开始去追求更好的制造工艺了。
在社会主义的阵营里,六十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诞生了,1961年,212正式登场。在此之前,还有一款211与之进行方案对比。在六十年代诞生的212,虽然还是保留了软顶的设计,但是在整车的构型上已经全面的靠拢了当时全球轻型越野车的发展趋势。
比如说,四门五座的设计,软顶敞篷也不再是单纯的一块布帘子,而是经过加厚处理的篷布软顶,虽说依旧式可以拆卸的,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212的这个软顶已经是完全固定的了。这种类型的软顶在这一时期的美式大轿车上,也经常出现。而在212的后座后方,也有了一个独立的行李箱空间,车身的钣金和漆面,也变得更上档次。
这也就是为什么,212在登场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可以作为县团级领导座驾的原因。
美国这边,Jeep的CJ5和CJ6在短轴软顶的越野车这一脉络里,依旧是走着经典威利斯Jeep的元素。福特正式推出了Bronco,没错,就是现在据说会引进国内生产的Bronco。相比于同时期的CJ,福特的Bronco已经把民用化的玩乐需求,实用需求全面放大出来。在当时的越野车产品里,显得尤其的精致和富于时代感。
在进入到六十年代之后,美国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让Jeep开始在一些理念上出现了升级。1967年,Jeep正式推出了瓦格尼,这款车型的出现,可以看作是Jeep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可以算作是越野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转折。
也就是从瓦格尼开始,越野车的构型里开始出现了长轴、硬顶,同时不去注重越野性能,全面转型靠拢舒适性,操控性和乘坐空间的用户诉求。于是也有个观点认为,瓦格尼的出现,让SUV的概念有了雏形。
说到这里,有必要做一下解释,在瓦格尼之前,FJ40系列和路虎Series II系列,都有过硬顶长轴的版本,但是我依旧把他们归类在传统越野车的构型里。因为,这些车的使用理念和使用场景,甚至是车辆的坐姿构型,都没有脱离传统越野车的形象。
这种实用场景上的区别,也就直接孕育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越野车的一个重要分化点。关于这个故事,我们下期慢慢来聊。
编辑 | 蔚星星
越野e族
路越远心越近
微信号:fblife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