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游全是人?!不如学几个「热点」来得满足!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4月一眨眼就过去了,“五一”的第一天当然要在学习热点中度过啦,今天 贴心的小田心为大家带来了四月(下)半月热点解析,趁着五一假期时间,一起和小田心学习起来吧~
社会热点
01
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
前段时间,宝马MINI展台在上海车展上推出了送冰淇淋的活动。4月20日,有网友发布短视频称,当他们去宝马MINI展台要冰淇淋时,被工作人员告知冰淇淋已发放完毕,但随后当一位外国人上前询问时,工作人员却从保温箱中拿出一盒冰淇淋,并热情地告知其包装的打开方式。该视频一经曝出,迅速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宝马MINI也被质疑区别对待中国人和外国人。
当天下午,宝马MINI官方进行道歉, @MINI中国 表示:“因我们内部管理不细致和工作人员失职引起了大家的不愉快。对此我们真心道歉!”但其敷衍的回应态度引发许多网友不满,甚至有网友评价其回应为“史诗级拉跨公关”“AI都比你会写”。
△ @MINI中国第一次回应
4月21日,宝马MINI再次做出回应,表示大家视频中看到的4-5个“老外”是宝马MINI现场工作的同事,他们佩戴了员工胸牌,同时希望大家能对视频中的两位礼仪小姐姐给予宽容。这一回应再次引发网友不满,许多网友认为宝马MINI的道歉态度不够诚恳。
△ @MINI中国第二次回应
田心说
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具体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危险,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在此次事件中,宝马MINI敷衍的回应态度以及不走心的道歉声明,让此次危机事件愈演愈烈,可谓是一场“公关灾难”。在面临危机事件时,企业应遵循5S、3T、4R、7C等原则。具体来说,宝马MINI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5S原则中的Sincerity(真诚沟通原则)和Shouldering the matter(承担责任原则)。如果想减少此次“冰淇淋事件”的负面影响,宝马MINI理应做到认真反思问题,敢于承担错误并诚恳道歉。
危机公关原则
5S原则:Speed(速度第一原则)、System(系统运行原则)、Shouldering the matter(承担责任原则)、Sincerity(真诚沟通原则)、Standard(权威证实原则)
3T原则: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信息来源)、Tell it fast(快速做出回应)、Tell it all(提供事件全部信息)
4R原则: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
7C原则:Credibility(可信赖性)、Context(一致性)、Content(内容的可接受性)、Clarity(表达的明确性)、Channels(渠道的多样性)、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持续性与连贯性)、Capability of audience(受众能力的差异性)
其次,品牌形象。宝马MINI在展台免费发放冰淇淋的举动,也是为了吸引顾客,扩大宣传的正常举措,但疑似区别对待的举动以及敷衍、不真诚的回应态度却严重损害了宝马MINI在受众心中高端、友好的品牌形象,使品牌的声誉大大受损。如果任由舆论发酵,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也会越来越差,这一事件甚至会影响宝马品牌整体的形象,威胁企业生存。
02《灌篮高手》上映,引发观影热浪
4月20日,动画电影《灌篮高手》 正式登陆全国院线,随即引发全国看片热浪,大量观众穿着球衣去影院打卡。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在《灌篮高手》上映前夕,截至4月19日22时27分,该片预售总票房突破1.15亿元(含零点场),超过《铃芽之旅》成为中国影史进口动画预售票房冠军。上映首周,《灌篮高手》以3.8亿元成绩,成为当周周票房冠军,并成为中国影史日本动画电影首周票房冠军。截至5月1日,《灌篮高手》票房已破5亿元。
田心说
针对电影版《灌篮高手》引发的观影热潮,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指曾经历过相同时间的一群人的共同记忆,以及这些事件所遗留下的客观印痕,包括共同经历的空间环境社会事件、机构设置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字和口头档案材料等。对于许多80后、90后来说,《灌篮高手》电影的上映无疑是一波“回忆杀”。电影版《灌篮高手》不仅唤起了粉丝们的集体记忆,让大家回想起之前和小伙伴们一起追番的日子,也再次强化和更新了大家的童年和青春回忆。
其次,电影情怀营销。电影情怀营销是指把电影中的主题、元素与目标受众的价值观念、文化诉求和情感内涵联系起来,借助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共通性,通过话题设置,获得受众的认同感和共鸣感,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营销层面的成功。《灌篮高手》作为许多80后、90后童年记忆中的动漫,有着极为广泛的粉丝基础,电影引进方和宣传方也以情怀为武器,以“弥补青春遗憾”的名义充分调动了粉丝的情感诉求,并通过各种话题设置,引发受众共鸣,吸引众多粉丝前来找寻青春的记忆。《灌篮高手》能成为中国影史进口动画预售票房冠军,引发全国观影热潮,片方的情怀营销起到了很大作用。
再次,电影口碑。口碑,指经常发生在消费者之间的、非商业化的人际沟通行为。电影口碑,是围绕电影话题所展开的:发声、传播、评价——三种动作不断循环、扩散的过程。它经常与营销和推广行为捆绑在一起,塑造观众对电影的初步感知,是树立电影印象的基点。良好的口碑也是《灌篮高手》引发观影热潮的一大原因。在极具互动性和开放性的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观众可以尽情分享自己的观演评价和感受,通过网络传播渠道,观众的自发推荐往往能够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对于《灌篮高手》,尽管有部分差评,但也有很多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不是只有情怀,并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这都促使了更多的人关注并选择走进电影院观看《灌篮高手》。
最后,意见领袖推荐提升了电影的影响力。在《灌篮高手》上映前,刘昊然就发微博表示“零点见,运动男孩”,白宇、郭京飞、马思纯、倪妮、张天爱、郑云龙等明星也以各种形式为电影打call。这些明星对电影的评价和宣传进一步引导着观众舆论和网络口碑的走向。意见领袖具有强大的个人影响力,粉丝更倾向于追随他们的评论和观点,意见领袖也因此成为影片的“风向标”,影响着受众的观看行为。
此外,大家也可以从IP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思考。IP是英文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目前,动漫行业的IP产业链建设如火如荼,有着良好的商业化发展前景。《灌篮高手》被许多业界人士称为“最强IP”,《灌篮高手》电影版也是其IP产业链开发的重要一环,电影上映之后,《灌篮高手》的游戏、手办等也再次受到巨大关注,《灌篮高手》的IP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掘。
行业热点
01最高检印发意见:严惩网络暴力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相关犯罪
4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意见》提出,要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相关犯罪,深挖背后的产业链利益链,严厉打击“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刷量控评、有偿删帖等行为涉嫌的相关犯罪,协同整治“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加强典型案例发布曝光,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田心说
对于这一意见,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从具体形态上看,它主要以言语攻击、形象恶搞、隐私披露等形式呈现,并具有主体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易操作性、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等特点。网络暴力以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同时,由于网络交往的交互性和即时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极具流动性、扩散性,其影响范围一般难以被人们所掌控。网络暴力广泛存在于互联网中,不仅侵犯当事人权益,损害当事人身心健康,还可能混淆事件真假,影响网民的道德价值观,败坏互联网风气,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从官方意见的角度对打击网络暴力做出了要求,未来,加强网络暴力治理仍需落到实处,需要多方协同,进而推进建设和谐清朗的网络空间。
其次,大家也可以将这一“意见”积累下来,当回答“网络暴力治理”相关题目时可用作答题语料。同时,大家也可以积累有关网暴治理的相关举措:
《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2022年11月4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网络暴力针对个人集中发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违法信息及其他不友善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扰乱正常网络秩序。为切实加大网暴治理力度,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通知从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依法从严处置处罚、工作要求五方面做出了相关建议。
2023年“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严管评论区信息内容,督促网站平台加强评论区管理,要求账号强化所发信息内容跟帖管理,对未做好跟帖评论管理的公众账号,采取限制功能等措施;整治直播“PK”环节问题,严肃查处主播逞勇斗狠、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针对部分主播逃避监管、借“小号”进行恶俗行为,对其所有账号采取统一处置措施,情节恶劣的纳入黑名单;处置网络戾气集中的版块,深入排查贴吧、频道、圈子、超话和小组等环节,对违规版块进行整改,必要时采取暂停更新、解散关闭等措施,处置版块管理员账号,坚决遏制网络戾气。
02《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发布
4月24日,消费者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在对14位主播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疯狂小杨哥、李佳琦、刘畊宏、罗永浩、辛巴这5位主播的相关舆情占比超过9成。报告分析指出,疯狂小杨哥和李佳琦的虚假宣传舆情相对突出,刘畊宏、罗永浩和辛巴的产品质量舆情则更突出。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问题明显多于传统电商平台,需重点关注。
田心说
针对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直播带货行业乱象值得关注。头部主播普遍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值得人们对直播带货行业进行反思。近年来,在粉丝经济和名人效应的影响之下,直播带货逐渐走红,各平台相继出现许多现象级带货主播,如李佳琦、刘畊宏、辛巴、疯狂小杨哥等。然而,直播带货行业的巨额利润也在不断冲击着主播的理性,出现了一系列违法违规现象,如虚假宣传、知假售假、售后服务缺失、刺激非理性消费、主播资质不健全等问题。《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给直播带货行业敲响了警钟,一些头部主播深受粉丝和消费者信任,他们及背后的工作团队也应为消费者负责、为带货产品负责,把好质量关、价格关。我们也应从主播、商家、平台、用户等多个层面入手,协同整治直播带货行业乱象,打造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直播带货生态。
其次,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与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多为明星、行业名人等。具体而言,它是通过提升用户黏度来优化口碑营销实效以获取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信任代理形态与经济运作方式。直播带货主要依赖于粉丝经济,粉丝出于对主播的喜爱和信任,会主动购买主播所推销的产品,主播聚合的粉丝越多,直播间的购买力就越强。《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所反映的主播虚假宣传问题,无疑会消磨粉丝对主播的信任,损害主播口碑,降低直播间的用户黏度,不利于直播带货行业的长远发展。
田心说
四月(下)热点就这些啦,如果同学们对以上热点事件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哟~
参考文献
[1] 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2] 殷建平,王泽鹏.情怀营销、品牌认同与品牌忠诚的关系
[3] 姜申.电影口碑传播的至效性、风险预警及干预策略
[4] 张文倩.互联网语境下IP之于动漫产业商业模式的意义
[5] 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
[6] 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