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全新车舱聆听的探索之路
Bose 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全新车舱聆听的探索之路
在汽车 自动化、网联化、共享化以及电动化的浪潮下,汽车音响也紧跟着这一浪潮,向着这“四化”方向前进。
这,或许能让我们更能享受片刻的放松。
谁开车回到家的时候,不得在车里听着音乐,发个呆,过了一会儿才上楼。
一天疲累的工作下来,听着天籁之音,哪怕是停车后的一首歌,也能换来一些内心的平静。
只是智能汽车时代,音响仅仅是“好听”,已经远远不够了。
为什么汽车音响不能让车内的每个人去定制自己喜欢的音量大小?
为什么导航的声音,一定要打扰坐在副驾上人,驾驶员能够听到导航的声音不就可以了吗?
为什么接听电话,音乐就一定要停止?
接听的电话就不能更私密一点吗?我自己听到不就行了吗?
诸多的疑问,也在阐述一个事实: 在智能汽车时代,传统的汽车音响,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音响个性化以及隐私性的需求。
因而,有了开头黑马所提到的,为了更好的体验,汽车音响开始了自己的变革。
这历史的渊源可以从1982年说起。
汽车音响位置的新发现
1982年,一个耳机品牌开创了原厂量身定制高级车载音响系统的先河,或许就在那一刻开始,汽车音响就埋下了“革命”的基因。
这个品牌,也鼎鼎大名了,发烧友都听过的Bose。
之后40年的时间里,Bose成为了汽车音响领域的头部玩家。
多年来,Bose对心理声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怎样让音乐中丰富的元素最容易被人感知到,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
其在早期的多项研究成果显示,如果一辆车只能安装两只扬声器,前门下前方是最佳位置。此后, Bose开始研究两只扬声器的第二最佳位置,最终的答案是紧靠耳朵的位置,由此,Bose拉开了超近场扬声器的发展序幕。
汽车音响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其在原有的扬声器布局上,在座椅头枕上额外增加两个 UltraNearfield超近场头枕扬声器,辅以专属开发的PersonalSpace虚拟音频技术,通过研究人耳对声音距离感知的原理,呈现出更具空间感的环绕音效体验。
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谈的Bose 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
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革新传统音响
或许,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是对新时代汽车音响一个新的诠释,不能说是最好的诠释,但却很“通俗易懂”。
何谓新时代的的汽车音响?
除去繁杂的指标,留存的便是从容舒适的体验,这是大多数人对汽车音响最为朴素的要求。
让出行更美好,这便是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带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
基于UltraNearfield超近场头枕扬声器,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带来了四大应用场景。
这四大场景,是传统的汽车音响所不能带来的体验。
首先是SeatCentric车载通话渲染技术。
这绝对是诸多朋友需要的功能,前面黑马提到的打电话私密性的问题,SeatCentric车载通话渲染技术就可以很好解决。
通话时,可以设置发声位置,让通话声音从驾驶员头枕扬声器上响起,保证通话私密性。
比较人性化的一点是,在通话过程中,其他人仍然可以继续聆听音乐。
第二个场景是SeatCentric Aware声音信号导向技术。
这个功能,有那么点人情味,可以大大增强我们驾驶的安全性。
导航时,想必大家都有遇到过因为音乐或因车内其他人聊天的声音过大而覆盖了导航信息,需要集中精力去听。
通过SeatCentric Aware声音信号导向技术,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了,能够让声音从最适合的位置发出。
比如盲点警报声从左后方等危险方位发出;“右转”时,导航声音信号从驾驶员右边发出。
合理规划声音在车舱的呈现位置,可以说是精准抓住了驾驶员的听音需求,带来更加安全和智能的驾驶体验。
第三个场景是SeatCentric前排左右分区音量控制概念。
这个功能,绝对是减少纷争的利器。
以往的汽车音响,播放音乐,大家听到的音量都是一致的,这就很不智能,有的人喜欢音量大,有的人喜欢音量小。
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最好就是可定制的区分音量控制。借助安装于座椅头枕内的UltraNearfield超近场扬声器,Bose SeatCentric前排左右分区音量控制概念让前排的乘客能以各自偏好的音量享受相同的音乐。
这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
第四个场景是SeatCentric前后排音量分区概念。
后排乘客也同样遇到类似的问题,特别是当后排乘客想要戴上耳机,车内播放的音乐会干扰其自我享受。
把后排的声音调小吧,又会让前排的声场和空间感降低。
SeatCentric前后排音量分区概念技术就可以精确控制每一只扬声器,主动消除传递至后排的声音,同时始终为前排提供精准而宽广的声场。
前排驾乘者以合适音量欣赏音乐的同时,后排乘客也可以在更安静的空间享受自己的设备以及后座娱乐设施。
出行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汽车音响的各种问题,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 为每个乘客打造专属的个性化声音方案,这是汽车音响的一个新变化。
这背后,是Bose 20年来的技术积累。
多年技术积累,终究厚积薄发
2002年,Bose联合凯迪拉克,在2003款的凯迪拉克XLR 首次搭载了Bose肩部扬声器,2005年,Bose Studio Surround 5.1环绕声音响系统诞生。
2009年,搭载Bose Open Air音响系统的英菲尼迪G Cabrio与世人见面,扬声器安装在两个前排座位的头枕中,开启了 头枕扬声器时代,即便是敞篷车也能有包裹感的声场体验。
到了2016款马自达MX-5和凯迪拉克CT6中,用上了 UltraNearfield超近场头枕扬声器,汽车音响迈入了新时代。
汽车音响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
看似惊艳的背后,其实都是行业巨头在背后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研发和积累,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是如此。
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能够精准控制每一个扬声器,这背后势必离不开 Bose多年的心理声学和声音感知方面的专业知识积累打造出的优秀算法,一个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音响就呈现出来了。
这不会是终点,犹如汽车仍处在变革的过程中,汽车音响也在持续进化,最终会是什么样,谁也说不准。
技术的日益革新,带来了更为优秀的算法,和硬件更好的协同融合,还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SeatCentric座椅声场体验所带来的个性化和新变化,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黑马也希望Bose这样在汽车音响上有多年积累的厂商,在汽车智能化的变革中,能够加速音响的智能化,为用户带来舒适的出行体验。
未来的各种可能,总是让人很期待。
